查看原文
其他

我不同意你的问题

李松蔚 李松蔚 2020-09-08
不少人在后台问我,怎么提问。在这里放一个链接,点击左下角的“阅读原文”就可以了。
提问是免费的。问完之后我不一定马上回答,有时间了就答一发。回答一般是直接发在这个号上,恕不单独回复。主要回答人际关系和家庭关系领域的问题,别的方面我也不懂。
我的回答比较怪。有的问题我会写一篇长长的文章,最近也开始尝试短的回答,就更怪了。提问之前不妨看几篇,确认一下你能接受这种怪异:
《很难办啊,你就迎难而上吧丨问答
他的守望于斯结束丨问答 》
我们可能问错了问题丨问答
陷入一段无回应的感情丨问答
你多看几篇就知道,这种回答解决不了实际问题。我答题就图个轻松,对效果没有什么期待,也不用字斟句酌地编排。想到哪里说到哪里。看不懂也没关系,万一哪句不小心看进去了,对人还有一点启发呢?对吧。有人不喜欢,也正常。
从主观动机来说,我每回答一个问题都想对提问者有一点帮助。但有帮助不等于要让人舒服。如果你提问只想图个舒服,那我提前道个歉吧。长一点的回答还好,至少还显得有点诚意,短的回答就好像是在怼人了。真的没有。
为什么就不能让人舒舒服服的呢?
我有我的道理。我的职业习惯,用Minuchin老师的话说,就是不太同意来访者的「问题」。问题是主观建构出来的,提出问题的人,也是参与创建问题的人。你的提问本身就包含了你平时看这件事情的角度。假如在你的视角下,这个问题难以解决,那么我跟你用同样的视角,恐怕也没有好果子吃。
所以呢,不如从一开始就把水搅浑。
最简单的方法就是不接你的问题。你问什么,我偏不答什么。我听不懂,我听不见,我反问回去,我耍赖,我给你一棒子,我还给你煮碗面吃。总之就是不跟随你的节奏。在你的BGM里你是不可战胜的,这一点我有充分的血泪教训。
我们来举一个例子:
之前说建构,这个词有点学术。说白了就是在头脑里把一个东西树立起来。看成真的一样,然后就像真的一样对它。你看这里,把孩子说成不自信的,这就是这家人的建构。这个孩子「客观上」是自信还是不自信呢?不存在的,哪有客观啊。客观就是她说过这句话,不想当学霸。怎么看这句话?随便你。说是自信也说得通,不自信也能自圆其说。
我们说着说着说着,这个东西就成真了。
所以人家问这个问题,是在邀请你跟他采用同样的建构,你要是老老实实地回答就上套了。跟着一个「不自信」的建构往下走,那绝对不自信了啊,还能有什么变得自信的建议?你在这个方向上提出的任何建议,全都坐实了这个孩子就是「不自信」,就是需要挽救。让父母每天鼓励孩子一百遍:「孩子你可以的!要对自己有信心,耶!」——你猜是孩子先疯掉呢,还是父母先疯掉?
但人们偏偏就喜欢提这种建议。这就是典型的符合一个人习惯认知的建议,让人舒服,但是没有用。如果有用的话早有用了,用得着来问你?
问题越严重,越看不到这些问题背后的建构,或者说得再夸张些,看不到自己是怎么制造出问题的。在这个孩子的父母看来,孩子的「不自信」是板上钉钉的存在,某个寄生在孩子的血液或者基因里的东西。他们像是事不关己地站在远处,观察和评论这个东西。但不是,他们跟这个东西始终是搅在一起的。每一次观察,每一处言行举止,都在为这个东西提供养料。——通过相信这东西的存在,他们在互动中创造和维持着这个东西。
这个过程很严密,很复杂,一家人操演了几十年的逻辑,很难打破。我也不指望能打破。我能做的就是不让自己被卷进去。我会从一开始就拿出不一样的建构,说这个孩子是自信的。我不指望说服你,但你也说服不了我呀。你严密的逻辑里就有了一丢丢的破绽。这一丢丢破绽,就可能是改变的空间。
可是我又怎么确定我的想法是对的呢?
我不确定。我只确定我们不一样。但不一样就是有价值的,基于一个古老的假设——如果你沿着一个方向找不到出路,你就换一个方向试试。
老话都说旁观者清。其实旁观者未必有多聪明,更未必「清」。只是他跟当事人站的位置不一样。这就是关键。站在不同的位置,就会看到不同的角度。无所谓哪个角度更好,只要看到不同,人就无法活在唯一的建构里,就会开始思考。
希望我的问答可以起这么一点作用。你负责提出问题,我负责不同意你的提问。不同意就够了。至于对生活能有多少指导嘛,前面也说过了,不能当真。你做几十个钟头的咨询都未必解决问题,何况一篇文章呢。何况你也没花钱。
世界上有针对性的建议到处都是,你也不差在这里多浪费几分钟时间,对不对。
最后,提问是匿名的,不会暴露个人隐私。如果你担心某些信息会导致你的身份被人识别出来,可以特别说明一下。提问代表你默许它可以放到这个公号上,被上万人阅读。人一旦多了,说什么怪话的都有。对此也要有一点心理准备。
就这些。

👇提问的按钮在这里:“阅读原文”。

  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    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